2012年以来,地勘经济出现下行态势,特别是煤炭地质勘查市场急剧萎缩,产能严重过剩,极大地阻碍了地勘单位的可持续健康发展,随着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进一步推进,地勘行业面临内忧外患的双重困境。为扭转局面,寻求发展出路,地勘单位急需转变当前产业结构和管理机制,构建新常态下适应国家战略和社会建设的发展新模式。
新常态下地勘单位面临的新形势
经济发展新常态。受全球经济环境影响,我国经济发展在增长速度换挡期、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“三期叠加”大背景影响下,经济由9.5%的高速增长阶段,转入7.0%~7.5%的中高速增长期,进入提质增效的“新常态”。
我国地勘投入专业结构比例变化(2006年-2015年)
数据来源: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
地勘投入持续下降。受政策和矿业发展周期影响,我国地质勘查投入在2012年到达顶峰后,便以年均10%左右的速度连年下降。从2016年数据来看,全国地质勘查投入247.29亿元,比2015年减少24.6%。其中,中央财政投入63.20亿元,占总量的25.6%,比2015年减少10.6%;地方财政投入81.82亿元,占总量的33.1%,比2015年减少14.1%;社会资金投入102.27亿元,占总量的41.3%,比2015年减少36.8%。当前已处于“黄金十年”前期的高位,且在一定时期内受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,地勘投入仍将延续下行趋势。
地勘投资结构不断调整。地质勘查围绕国家经济发展、生态文明建设等需求进行结构调整,传统固体矿产勘查需求增速逐渐放缓,勘查投入总量不断下降,以锂、钴、稀土等战略性新兴矿产和以煤层气、页岩气等清洁能源为代表的矿产勘查投入呈快速增长态势,以保护环境和改善民生为重心的环境地质、灾害地质、农业地质、生态地质悄然兴起,需求旺盛。财政资金充分发挥基础先行作用,在水工环、地热、地下管廊探测、环境地质调查、灾害地质调查、监测与预警等领域不断提高投资幅度。在区域性投资方面,受西部大开发和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影响,勘查投入格局进一步调整,西部地区占比持续上升。
地勘产能相对过剩。经过“黄金十年”的快速发展,国内现有地勘单位2600余家,从业人员50万人,依旧保持“百局千队”的发展局面,单位间职能大体相近、业务基本雷同,同质化竞争激烈。伴随市场下行,产能过剩问题逐渐突出,特别在煤炭、钢铁等领域,勘探市场出现断崖式下滑。2016年,全国煤炭资金投入同比减少46%,钻探工作量同比减少52.8%;铁矿资金投入同比减少41.6%,钻探工作量同比减少39.2%。单位间同质竞争加剧,产品单价不断走低,利润急剧萎缩,部分地勘单位多年来的自身储备已消耗殆尽,陷入产能严重过剩的瓶颈阶段。
地勘单位体制机制改革。2011年,中央发布事业单位分类推进改革指导意见,要求全国事业单位2020年前必须完成,全面吹响深化改革的进军号角,地勘单位已正式进入分类改革时期。虽然目前为止,尚无全国统一的地勘单位改革意见和政策,各地改革进度不一,改革分类多样,但从大趋势来看,地勘单位从目前的生存型事业单位向实体企业集团转型将不可避免,企业化将是地勘单位改革的主要方向。
在当前复杂的地勘经济形势下,地勘单位面临生存与发展的挑战,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深处困境的地勘单位,应深刻认识到只有深化地勘体制机制改革,优化多元发展模式,尽快适应新常态下国家对地勘工作的发展需求,才能推动自身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。
地勘单位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
当前地勘行业不景气主要是矿产品价格走低等因素引起的,但矿业进入低谷并不意味着地勘行业也进入了低谷。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,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仍是刚性的,在某些领域对地质工作的需求量甚至还会不断增加,地勘行业前景依然非常乐观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“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”,从宏观形势、市场竞争格局等外部环境变化,及体制机制改革、自身发展追求等多方面考虑,地勘单位要实现可持续发展,必须积极迎接新挑战、适应新常态,在产业结构上打破依靠传统固体勘查形成的“一业独大”局面,构建多元化产业格局,在管理模式上摆脱传统计划经济制约,引进现代化管理理念,最终实现转型发展。
在新能源上寻求发展。国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,对能源的需求是刚性的,但需求结构却产生了变化。特别是随着国家在保护环境上的坚决态度,强调加快清洁能源的发展方向及在生物能、地热能、煤层气、页岩气等能源方面的工作部署,为地勘单位在新能源发展上指明了方向。地勘单位要实现转型,就要顺应形势,进一步加快工作重心向新能源勘查转型步伐,把新能源勘查作为煤炭勘查后的主攻方向。
在服务生态文明领域需求发展。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“五位一体”的现代化建设总布局中,近年来国家修订了《大气污染防治法》,出台了“大气十条”“水十条”“土十条”等环境污染防治行动计划,制定了《全国地质灾害防治“十三五”规划》《国家环境保护“十三五”规划基本思路》《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》等发展纲要,并尝试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,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,建立资源环境监测预警机制,这些都为地质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,需要水文地质、工程地质、环境地质和灾害地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。
在服务民生地质领域寻求发展。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不断推进,国家新型工业化、城镇化、信息化、农业现代化、绿色化发展战略,将带动地质勘查更多地拓展民生领域。近年来,国家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,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,2017年再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管廊2000公里以上;高度重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,在各省市建立“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基金”,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力度;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,部署开展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,解决区域性缺水难题;部署开展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、不动产测量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,落实推进土地整治、土地复垦与开发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,为地质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。
在国家重点扶持领域寻求发展。中国梦的实现,需要能源与矿产资源方面的有力支撑。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、雄安新区规划、长江经济带发展、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实施,也迫切需要地勘单位提供基础性、先行性工作。这些战略行动释放出的改革红利,为地勘单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,地勘单位应积极研判形势,紧扣发展机遇,寻求在这些领域的参与点、契合点,抢占发展先机。
在矿业权开发上寻求发展。矿业权是地勘单位能否成功转企的关键,在长期计划经济和事企混合经济体制下,地勘单位工作成果无偿上交给国家,地勘活动只有投入,没有产出。地勘单位要实现成功转企,必须重新建立起投入产出循环机制,取得其作为市场交换的商品——探矿权、采矿权及矿产品,才可能作为独立个体参与市场竞争。因此地勘单位在体制改革过程中,矿业权的取得至为关键。
在提升市场竞争力上寻求发展。地勘市场的萎缩加剧了地勘单位间的竞争,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,离不开地勘单位自身实力的提升。特别是当前地勘单位改革进入深度调整期,事转企被逐渐提上日程,作为走市场的独立企业,地勘单位要想在市场中求生存、求发展,就必须不断引入现代管理理念,在管理模式、制度上与市场接轨,并不断完善组织架构、加强内控管理、强化预算管理、提升法制化管理,推动地勘单位形成科学化、法制化的管理机制。
地勘单位转型升级的发展建议
转变思想观念。思想决定出路。地勘单位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足,就决不能还沉浸在传统事业单位身份优越感中,还在以观望的态度,坐等矿业市场春天的到来。必须以“壮士断腕”的决心和毅力,从思想上摒弃传统“等靠要”的观念,深刻领悟供给侧结构调整背景下地勘单位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,深刻认识当前地勘单位转型升级的必要性,充分判断未来市场对地质勘查的需求,主动出击,积极作为,投入到新常态下地勘单位的转型发展中来。
拓展服务对象。针对当前地勘单位主要将产业布局在矿产勘查和地质钻(坑)探方面,服务领域较窄,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的状况,必须在服务对象上另辟蹊径。应着力加强与政府部门的联系,顺应国家重大战略调整,在“京津冀一体化”“雄安新区规划”“长江经济带发展”“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”“海洋强国战略”,以及建设中开展多层面地质工作。加强与自然资源部门的联系,在当前受国家关注度高、投资前景好的环境地质、灾害地质、生态地质等方面主动出击,寻找更多的合作空间,并尝试发展海外业务,申请地质援外项目,争取走出国门。
拓宽服务领域。树立“大地质、大生态、大服务”的理念,在服务能源保障上,顺应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方向,在生物能、地热能、煤层气、页岩气、风能等清洁低碳能源上着重勘查,在锂、钴、“三稀”等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上主动勘查。顺应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需求,拓展海洋区域地质调查、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等海洋资源地勘业务领域,为海洋经济发展、重大工程建设、海洋地学理论创新等提供重要基础数据支撑。在服务生态修复上,抓住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,在地质灾害勘查治理、水土壤污染防治、矿山生态恢复治理、土地复垦等方面,主动对接,积极参与,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;特别是在地质灾害勘查治理领域,应正确认识我国地域广阔,地质条件复杂,由滑坡、崩塌、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引起的地质灾害易发地区面积达712.2平方公里这一现状。抓住“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,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,建立资源环境监测预警机制”的有利时机,在地质灾害勘查治理领域积极作为。在服务民生地质领域,紧扣国家新型工业化、城镇化、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发展战略,进一步向工程地质、农业地质、城市地质等公益性地质调查领域进军,在地下管廊建设、地名普查、第三次土地调查、不动产测量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上充实人员、增加投入、主动参与。在服务矿山生产建设上,加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、煤矿安全监测、煤矿水患调查、采空区积水探测、井下物探方面的服务沟通联系,认真分析研究,主动回访,验证准确率,提升服务质量和信誉。
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围绕“三去一降一补”的供给侧改革思路,重点在降成本、补短板上下功夫。树立厉行节约的理念,以成本管理为契入点,梳理管理流程、完善过程管理,堵塞“跑冒滴漏”,找出降本增效的关键节点,提高管理效益,提升竞争能力;补齐人才、技术、资质、设备等制约转型发展的短板,在人才引进上广开进贤之路,对适合现代企业制度的中高级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,对关键专业、紧缺专业有经验、有技术、有证书的“三有”人才,多方施措、重金招聘,为单位发展助力。在技术服务上建立科技创新平台,完善探索“产学研”合作机制,提高科技创新理论水平,提升自主创新能力,促进科技成果转化,打造地勘创新品牌,做到技术精湛、理念先进,提高市场占有率。在资质提升扩项上,重点在地质灾害、土地复垦、环境监测等国家生态文明发展方面的资质上下功夫,不断扩大业务范围。用好财政资金和自有资金,加强政策引导,优化资源配置,有计划地引进科技水平高的先进设备,提升装备水平,形成通过提升基础实力带动经济增长的良好局面。
深化企业改革。在内部企业改革上,地勘单位需要对现有产业进行战略发展规划,制定发展愿景、细分发展规划,并针对具体确定的重点核心业务,制定业务发展部署,如为形成自己的优势产业,采取什么样的途径,通过几年的发展,使该业务在某一细分市场上达到什么样的程度等。积极引进现代企业管理理念、模式和制度,告别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陈旧管理模式,逐步建立绩效考核管理、完善内控制度体系,建立过程化管理、深化全面预算管理、加强经营风险管理、引进大型管理软件等,形成科学化的管理机制。
把事业单位体制与公司治理结合起来,针对地勘单位下属企业,按照“产权明晰、权责明确、政企分开、管理科学”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,建立健全企业规章制度,进一步明晰事企界限、分体运行。科学合理构建运行机构,明确职责分工,建立规范的企业法人治理机制。因企施策,鼓励下属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,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,推动国有资产资本化,使国有资产动起来、活起来。
地勘改革不仅需要自身的内生动力,还需要政府部门在体制机制方面给予诸多的助力,既要强调“改”,也要强调“解”。即在强调改革的过程中,重视行业共性问题、历史欠账、实际困难等方面。针对地勘单位在建制60余年来普遍存在的历史欠账过多,长期处于“打工”角色,矿业权取得不足等问题,国家于近期出台了《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方案》,各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,尤其是省级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,需要在矿业权申办方面给予积极帮助,提高地勘单位干部职工投身转型升级的积极性。同时地勘单位也要及时掌握具体改革措施和实际操作程序,把握发展先机,为下一步分享改革的政策红利做好准备。
地勘单位改革是一项艰巨的任务,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,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,地勘单位能否成功转型,事关单位生存质量和发展前景。地勘单位要积极研判、认真分析、主动作为,顺应国家战略规划和能源结构改革调整,积极推进本单位的改革突破和转型发展,通过创新发展理念,发挥专业优势,找到发展的参与点与契合点,成为新常态下社会经济发展的排头兵。
(转载自:“矿业在线”微信公众号)